看见孩子,是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开始
来源:汉寿县妇联 更新时间:2025-06-13 15:06:00 讲师:肖爱民 地址:詹乐贫小学

img

讲座内容:《看见孩子,是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开始》 眼见一定为实吗? 图片:视觉错觉。 所见皆为相,非全相。 每天看见孩子,不一定理解自己的孩子 看见需求 行为是一扇窗 1、任何行为都是一扇窗 里面藏着一个人的感受、想法、冲动、感觉,和未能满足的需求 视频:为什么孩子一出门就要抱? 二胎家庭弟弟要抱,姐姐也要抱——爱的需求 活动:列出你看不顺眼的具体行为,共情孩子的感受,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 视频:孩子的行为——行为的背后 该不该满足孩子的需求? 看见,意味着理解,有回应,在亲子关系中,回应,像一缕光照亮了孩子的世界,让孩子感受到了被爱、被理解,被看见。 物质——看见孩子的欲望,尽可能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和欲望,一昧打压孩子的需求只会给孩子带来深深的匮乏感。很多童年时期没有被积极回应的孩子,在成年独立后会想尽办法补偿小时候的那个自己。(吃垃圾食品、买鞋子、买玩具,40多的唯一一的爱好就是每天买一堆珠子穿手链,治愈童年)(小时候没被满足过, 觉得自己不配拥有,长大为自己花费比较多会有罪恶感) 电视剧《人民的名义》中有贪官赵德汉,在职工作十几年,共计贪污了两亿三千九百九十九万五千四百元,却在查封被发现竟然一分钱都没花,他只说了一句:“我是农民的儿子,我穷怕了。” 进了延迟满足的坑,不要滥用延迟满足:不是哄骗;满足不了要讲明道理;讲信用,愿意等待;自控而不是他控。 鲁迅《五猖会》我急切盼望去看赛神会,父亲却逼我背书,——背不出,就不准去看会等他梦似的背完了,终于背完可以去 ,他却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兴奋劲,对会中的热闹景象也觉得索然无味了。华生子女——心理问题 对幼童来说,无回应之地,即是绝境。 满足需求不等于纵容; 需要层次理论:满足物质需求,——能量用于自保,求生存 爱孩子,尊重孩子,认同孩子——求发展 三、看见孩子的优势 四、看见孩子的成长 用多种方式记录孩子成长。

img

img

img

img

img

img

img

im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