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在实践中的运用"主题讲座详情 为深入贯彻落实《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》,创新协同育人模式,6月21日,在县妇联、县教育局的指导下,县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全县心理健康专职老师,参加家庭教育讲座。 特邀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专家、社会心理服务中级师。邓念乡担任主讲人“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在实践中的运用”主题讲座,全县60余心理健康教师齐聚一堂,共探多方协同育人新路径。 本次讲座立足政策导向与实践需求,通过政策解读、案例分享、互动体验等多元形式,系统剖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施策略。讲座前,学校通过线上问卷广泛收集家长关注焦点,梳理出“社会资源整合难”“三方沟通协作不畅”“实践活动落地不足”等核心问题。邓念乡老师结合多地有特别的案例如合肥市望湖小学“1—3—2”协同模式、北京“环学校教育圈”等典型案例,深入解析政府统筹、学校主导、家庭尽责、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,详细讲解如何通过建立家校社协同委员会、开发社区实践课程等方式,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整合。 在互动环节,活动创新性采用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形式。老师们分组演绎“社区资源对接”“亲子实践活动设计”等场景,直观感受不同协作方式的效果差异;匿名问题箱收集到20余条困惑,专家针对“如何利用社区资源提升孩子实践能力”“家校社沟通渠道如何优化”等个性化问题,进行一对一专业解答,现场氛围热烈。“这次讲座提供的社区资源对接清单太实用了,原来家门口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能够为我们切实的解答疑惑!”一位家长在反馈中表示。 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此次讲座是“家校社共育系列活动”。后续学校将依托家长社群定期推送教育资源,开展“家长沙龙”“亲子实践营”等主题活动,此次讲座不仅为家长、教师和社区工作者提供了协同育人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方法,更搭建起多方沟通协作的桥梁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,凝聚教育合力,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