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月24号上午,本人在邓家铺镇中心小学给家长讲课,讲课的主题是“爱孩子的三大要素”:爱孩子的时机、主体和方式。重点讲了爱孩子的方式,从科学的“孩子观”入手,讲到与孩子沟通的基本技巧,再到如何通过积极心理暗示引导孩子循序渐进地成长,并且在各个环节中穿插案例,引导家长学会在教育中反思,在教育中成长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家长听得非常认真,颇有收益。 家长的提问中有一个提得很有代表性,孩子读六年级,成绩一直在班上10名左右,专注力还可以。他能够一次性读完一本名著,但是最近考试成绩下降,做作业和考试时都出现了毛燥和粗心的现象。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该如何解决。 因为关系到升学后的择校问题,所以家长、老师和孩子都很容易紧张,家长的期待和老师的语言,很容易带给孩子心理暗示,导致孩子产生“升学焦虑”。尤其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,老师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,还会有意说一些打击学生的话,这时候,对于那些在升入重点中学边缘的学生来说,就很容易产生升学焦虑。 通过我的分析,家长想起来确实是这样。在这种情况下,家长要学会从内心里改变认知,学会自我放松。 感谢教育协会给予的机会,也感谢学校领导的认真组织和家长的认真听讲。让我体验到了将知识转化为价值的成就感。